作者: 小编 浏览: 日期:2024-03-26
认识“讨好型人格”:自我认知的重建与提升
室友在宿舍外放音乐影响休息,却因害怕争吵冲突而难以开口提醒;同学再三请求帮忙做麻烦的事,却因为想要维持人际关系而屡次点头……
因为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,所以在关系中总是谨小慎微,总是永远在委屈自己去满足讨好别人。
讨好型人格通常极度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,为此甚至不惜委屈自己。在本质上,这是一种“全能控制”的幻想。
讨好型人格通常会有哪些表现呢?
过分关注他人的需求;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;寻求认可和赞许;避免冲突;习惯性的自我牺牲;压抑情绪和感受;难以拒绝;低自尊;自尊依赖于外界评价。
那么,为什么会产生讨好型人格?
个人价值感
讨好型人格自身的价值感很大一部分源于周围环境的反馈,即“评价机制”。
这种讨好行为,本质上是因为自身价值感的匮乏,自我的评价较低,所以在关系的开展过程中,为了逃避关系的破裂所受到的伤害,他们选择了一种“额外支付成本”的方式去维持关系。讨好型人格的内心大多是:“我多付出一点,你就不会离开我了”“我帮忙总没有错吧,你就能够和我好好处了”。
家庭环境
讨好型人格通常成长于一个过度批评或控制的原生家庭环境。在这样的家庭中,孩子们经常受到强烈的评判和要求,他们不得不努力满足父母的期望,以避免受到责备或惩罚。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喜爱,他们逐渐开始迎合,讨好他人,以保持和谐。
边界问题
每一个人都有两种生存空间——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。生存空间与外界的界限,被称作边界。讨好型人格的人有一个误区:他们认为别人的情绪,与自己有非常大的关系。而这,就属于“边界模糊”。
如何走出“讨好型人格“的困局呢?
1
练习不讨好,看看会发生什么
认知行为流派认为,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往往都来源于内心的某种假设。比如,讨好这种行为背后,同样也藏着一些我们不易觉察的假设——如果我拒绝了别人的要求,别人就不会喜欢我;只有努力满足对方的需要,我才能得到对方的爱;如果被批评/拒绝,就说明我这个人很糟糕……
而当你意识到了这些想法,就有了改变的机会,不妨在一些小事上换些“如果”试试,真实的结果真的和自己的假设一样吗?在一些小事上做做“行为实验”,看看结果跟原先的假设有什么不同——没有什么比亲身的体验更能打破我们过往“讨好”的假设了。
2
练习拒绝,从不要立刻说“是”开始
你是不是也会这样:习惯性答应他人的要求,经常为此牺牲自己的需要。
如果直接拒绝对你来说真的很难,那不妨从不要那么快地说“是”开始。因为只需要50-100毫秒,大脑就会屏蔽干扰,提高决策准确性。
告诉他们,你需要一些时间考虑。比如说出:“我现在有些忙,可以晚点回复你吗?”“我需要看下这周的日程,等我回家告诉你。”
在做出决定之前,问问自己:这是我真的想做的事吗?我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吗?这样就能慢慢走出习惯性答应别人的惯性,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决定了。
3
与“无需讨好”的人多呆在一起
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,讨好型人格的心中会不自觉地埋下“只有讨好才能换来接纳和认可”的想法,但这些可能会使他们建立一些不太健康的关系。比如,对你的付出理所当然,甚至有意无意利用你的同事、朋友、恋人。
但需要知道的是,一段需要你不断“讨好”才能维系的关系,本身就不是你的追求。与其在“讨好”的泥泞中挣扎,不如选择跟那些让你“无需讨好”的人在一起。在他们面前,你感到轻松自在。
相比于从前无数次难以说出口的拒绝与无奈,你能在这样真诚而平等的关系中更自由地表达感受;没有“讨好”这种笨拙的相处之法,新的关系中的自己鲜活且向上,同时,对方也能在正向关系的构建之中对你真实以待。
4
做自己的好朋友,无条件爱自己
如果当你试着拒绝别人,自责内疚涌上来时;当你拒绝做不喜欢的事,怀疑自己没责任心时,那么想象一下,如果你有一个“无条件的爱你”的朋友,会对你说什么?
“累了就休息吧!你都这么难过了,还能注意到别人的感受,真是个很善良的小孩!”
可以想象你脑子里有个小人儿,总是能看到你的闪光点,觉得有缺点的你也是可爱的。怀疑自己的时候,请和这个温柔朋友对话,日复一日的被肯定,被接纳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
我们需要知道的是,满足一个人需要的第一责任人永远是自己。学会拒绝,学会自爱,打破成长之中的壁垒,摆脱“讨好型人格”的魔咒。